首页 > 时政 > 图片头条 正文

水上“云”端里收获的希望

稿件来源:《共产党人》第20期 作者:本刊记者 李 旭 发布时间: 2023-12-01 | 打印 | 字号:TT

QQ截图20231123142210.png

  固原市黄河水调蓄工程新建的何家沟水库总库容达997万立方米。  闫院平/摄

  金秋的固原,天高云淡,层林尽染。就像是大自然不小心打翻了调色盘,把这里的山川渲染成了五彩斑斓的画卷,有炽热的红、亮丽的黄、浓厚的绿……一座座山、一片片土地被装扮得俏丽可爱,美得让人挪不开眼。

  金秋的固原,硕果累累,满含丰收的喜悦。在希望的田野里,金黄的玉米、绿油油的蔬菜,辛勤劳作的身影,隆隆作响的机械,完美地诠释了秋日的韵味。

  自然的美景、收获的美好、生活的惬意,固原人民的幸福总在不经意间流淌。

 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“苦瘠甲于天下”“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”,这些曾贴在西海固身上的贫困标签已被彻底撕下,如今的固原,因水而兴旺,因水而繁荣。

  引来黄河水 日子比蜜甜

  “自来水管通到了厨房,水就在锅边上,这在以前哪敢想”“有了水,日子就活泛了,能种菜、种红梅杏了”“没有黄河水,村里人早就跑光了”“水肥了土地,我们也有了好收成”……在固原采访时,还没等记者深入发问,原州区黄铎堡镇白河村、南城村的村民们就七嘴八舌讲起了他们的新生活。

  吃水难、用水难问题,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和困扰着固原人的生活。南城村87岁的老人马莲英回忆说:“我们年轻那会儿,因为水太珍贵了,嫁女儿头一条就要看男方家有没有水窖。”原州区头营镇福马社区63岁的韩生昌对“愁水”的旧光景同样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:“在老家的时候打水真受罪啊!每次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,打回来的水只够用一两天。”

  “西海固治理,水为大政。只有破解水困,才能破解贫困。”在固原脱贫攻坚史上,一条最醒目、最持久、最不屈不挠的主线就是解决“水问题”。

  1975年6月,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,同心扬水工程开工建设,1978年5月竣工通水。1986年9月3日,固海扬水工程首级泵站——泉眼山泵站开机提水,黄河水顺着管道喷涌而出,宣告宁夏第一大扬水工程竣工通水。“2003年固海扩灌扬水工程全线通水,虽然结束了固原人用不上黄河水的历史,但受基础设施限制,固原市每年分配的4800万立方米引黄指标使用量却不到1000万立方米,许多川台地仍无水可灌。”固原市水务局副局长邓玉平说。

  2016年,凝聚着“四十年祈盼,百万人心愿”的重大民生工程——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运行通水。邓玉平告诉记者,这项工程虽然调来了泾河水,能够有效保障固原百万群众的生活饮水,但依旧无法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所需。

  “要破解水资源短缺难题,引黄灌溉是发展大面积农田灌溉的有效举措。”邓玉平介绍说,2019年5月,固原市黄河水调蓄工程破土动工,在群众的翘首期盼中,经过建设者3年奋战,于2022年正式开闸放水。

  新建的黄河水调蓄工程何家沟水库镶嵌在群山之间,蓝绿色的水面犹如一块纯净的翡翠,美得让人沉醉。伴随着轰隆隆的巨响,如柱的黄河水从管道口喷涌而出,源源不断地为水库补水。

  据介绍,何家沟水库总库容997万立方米,利用固海扩灌渠道灌溉低峰期蓄水,灌溉高峰期向原州区的黄铎堡、三营、头营、彭堡、中河5个乡镇的灌区供水,可稳定解决原州区清水河流域近27万亩川台地的高效灌溉用水问题。

  引来黄河水,为久渴的农田注入了“活水”,也给农民发展产业带来了希望。“引来黄河水,小麦、蔬菜就可以轮作,一年最少能种两茬。如果专门种蔬菜,一年能种三茬。上万亩的土地综合利用起来,规模化经营,可以有效增加群众收入。”原州区彭堡镇蒋口村党支部书记段继平兴奋地说,去年冬小麦收获完成后,高旭江等种植户筹集资金300万元,在翻耕的土地上又栽种了2000亩秋季蔬菜。“如果没有黄河水,我们也不会大面积种菜。”高旭江说。

  得益于黄河水的滋养,配套滴灌技术、水肥一体化技术,旱地变成了良田沃土,黄铎堡镇小麦亩产量从10多年前的三四百斤提高到现在的1000多斤,翻了一番。

  从人拉驴驮到“活水”入户,从广种薄收到物产丰盈,从缺水而困到有水而兴,一条条“生命水脉”不仅为固原大地“解渴”,让曾经贫瘠的土地变得灵动起来,也为老百姓带来了希望和幸福,让他们享受着由水而生的甜蜜生活。

  水从“云”上来 巧解旱塬渴

  层层叠叠的彭阳梯田,从山脚盘旋而上,蜿蜒曲折的田埂线条行云流水般高低错落,地埂上种植的山桃、山杏、柠条等整齐排列,风吹过时泛起千层绿浪,登高远望,犹如一幅巨型染色山水画。弯弯道道、沟沟壑壑间,也埋藏着彭阳人“引水入‘云’端”的勤劳与智慧。

  “由于供水管线需穿山越沟,工程点多面广,跑冒滴漏、供水保障率不高等问题时常发生,加之水价高、水费收缴难,群众怨声不断,供水方叫苦不迭。”彭阳县城乡供水管理总站站长张文科说。

  为打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,2016年,彭阳县邀请专业规划设计团队,研究编制“互联网+农村供水”实施方案,着手打造农村供水升级版。“利用互联网、物联网技术,引入自动化监测控制设施,建成集调度、运行、监控、维养、缴费、应急于一体的供水管理服务数字化平台,对供水量、供水用户、设备状态等信息实时自动采集、传递、分析和处理,实现了多级泵站和蓄水池智能联调、水质在线监测、事故精准判断和及时处置。”张文科告诉记者,运用高科技打造现代供水管理服务模式,有效保障了全县人饮安全。

  在城阳乡刘河村吴川居民点,记者看到每隔一段距离,就有一个联户表井,井下每块水表的流量信息都能通过地面上的智能抄表终端采集,并发送到调度中心进行数据分析。村民吴志强打开手机微信里的“彭阳智慧人饮”公众号,给记者演示如何查看水质报告、实时水量、用水分析等信息。他说:“安装智能水表前,交一次水费来回一趟需要个把小时,现在在手机上随时随地就能缴费,还能查看我们家的用水量,特别方便。”

  彭阳县供水管理总站中控室里,水源地、联户表井、用水户等信息被集成在一个系统中,密密麻麻的监测点,犹如供水系统的“眼睛”,24小时关注着供水管道的变化。“以前水网出现问题,我们要花大量时间在山沟里排查,现在系统会自动提示,并将位置等信息发送给运维人员。”张文科说,随着智能“水利云”的推广,彭阳县供水管理人员由90人减少到40人,管网漏损率由36%降至12%,年运维成本减少了150万元,实现了节水、降本、增效三重作用。

  随着彭阳县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的推进,城乡居民喝上了“同源、同质、同网、同价”的自来水。古城镇罗山村村民马志俊对此连连称赞:“村里人和城里人吃的都是泾河水,水好喝,水费也一样,都是每吨2块6。”

  水有了保障,老百姓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。彭阳县红河镇文沟村里,家家户户都放手搞起了养殖,大伙儿笑言“我们村的特点是牛比人多”。村民兰忠保家的牛棚里,喷涌而出的自来水在水槽里溅起清澈透亮的水花,30多头牛儿悠闲地喝着水。兰忠保激动地说:“过去驮水运水,一家要困住一个劳力,牛也不敢多养,因为水不够用养不活。现在水管直接通到了牛棚,只要拧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,我们家依靠养牛脱了贫。”

  与水同兴的,还有彭阳县红红火火的产业。文沟村、新集村、罗山村等,甚至在大山深处的太寺村,肉牛养殖产业都“畜”势勃发。今年10月份,彭阳县3万亩辣椒喜获丰收,主要销往西安、兰州、郑州等大中城市,一业兴旺带动万家增收。

  彭阳县探索的“互联网+人饮”模式得到了水利部的高度认可,多个省份组团到彭阳来取“吃水经”。2019年9月,全国农村供水安全现场会在彭阳召开,在全国推广“互联网+城乡供水”模式。作为宁夏第一批先行先试示范市,固原市全面推开以数字治水为标志的城乡一体化建设,目前全市62个乡镇、808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水,安全饮水普及率达100%,自来水入户率达99.82%,供水保证率达95%,水质全部达到国家饮水安全卫生标准。

  时光流转,西海固“毛驴驮水”的时代彻底终结,告别的是曾经的苦涩;“手机买水”的实现,带来的不仅是安全、放心,更有对幸福生活的希冀和接续奋斗的力量。

QQ截图20231123142346.png

隆德县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与高标准农田建设、特色产业发展有机结合。图为隆德县沙塘镇十八里村的冷凉蔬菜喜获丰收。 梁 园/摄  

  做活“水文章” 拓宽致富路

  经历过吃水、用水难的固原人更加懂得节约用水的意义。在隆德县沙塘镇十八里村的蔬菜种植基地,记者看到曾用于漫灌的明渠已经废弃,取而代之的是高标准喷灌和水肥一体化设施,亩均能节水80立方米。隆德县水务局副局长张慧敏告诉记者,许多蓄水池都升级了智能控制机房,只需在显示屏上点一点,就能远程打开支渠电磁控制阀,定时定量配水。

  冷凉蔬菜是固原市的优势特色产业,随着“冬菜北上、夏菜南下”战略的实施,形成了设施蔬菜、露地瓜菜四季生产、周年供应、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。但同时也面临着水资源浪费等问题,导致不能将冷凉蔬菜作为高效益经济作物大面积推广。

  为解决水资源浪费问题,隆德县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与高标准农田建设、特色产业发展有机结合。“隆德县以渝河流域库坝水系连通工程为输水载体,建立‘长藤结瓜式’的灌溉体系,采用田间滴灌、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,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有力提升,原来只能种植玉米、马铃薯的低产田变成了可以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的高产田,实现了产量、收入双提高。”张慧敏说。

  秋收时节,在西吉县吉强镇马营村,只见一片片梯田被绿油油的蔬菜装点,忙碌的村民们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。

  “我们村的耕地远离河道,大多是山旱地,祖祖辈辈只能种土豆和杂粮。看着别的村种菜每亩收入几千元,别提有多羡慕了。”马营村村民秦月娥告诉记者,现在村里也建起了蔬菜基地,由企业带着村民种植高山冷凉蔬菜,还能在基地打工,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。

  这个转变源自西吉县近年来大力实施“引水上山、低水高用”,盘活了当地水资源,发展起了高山冷凉蔬菜产业,将撂荒地全部变成了高产田。吉强镇副镇长李永辉说:“镇上很多村庄都建有骨干坝且常年蓄水,水资源平时闲置,汛期排空,为啥不把这些水资源好好利用呢?”于是,吉强镇引进企业,把山脚下库坝里的水引上山,投入资金建设高效节水设施,大力推广膜下滴灌、水肥一体化等技术,从种到收实现标准化操作,增产增收的同时还能带动村民就业。

  2022年以来,西吉县将2.2万亩旱作梯田改造为高标准大面积滴灌梯田,全部种植高山冷凉蔬菜,亩产值增加了10多倍。“原先是种一坡子、收一抱子、打一帽子,自从‘低水高用’后彻底变了样,亩均收入从300元提高到3000元以上,还能在基地务工,一家人年收入10多万元。”火石寨乡沙岗村村民马维生激动地说。

  从“盼水来”到“用好水”,苍茫大地上因水而兴的,不仅是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,还有逐步发展的产业,更有企盼幸福的希望。

  责任编辑:李永红


>>><<<
【作者】:本刊记者 李 旭
【来源】:《共产党人》第20期